客服热线:0755-86016222
工作时间:08:30-18:00
优管网
发布: 2019/08/02
作者:优管网
来源:数据观
以工业互联网思维来打造三农 从事工业之后,发现农业依然需要受过农业高等教育的人,有专业农业背景的人来做才更容易做好。因为做工业和农业其实是完全两码事,如果不理解农业里面的各种政策、专业术语、农业生产里的各种实际现状,单纯写代码开发软件、研发物联网设备是不能更好的服务农业的,但是三种东西聚合起来,那就要容易的多。做农业第一要敢想,有一帮优秀的智囊顾问团;第二,要有足够的软件和硬件技术能力去支撑你的想法,否则到头还是空谈。 工业和农业最大区别在于标准,农业很难进行标准化。不像工业,只要设定好模式,设定好标准,都可以依次进行生产。但在中国农业中无论生产企业还是农业服务企业,如果没有政府资金的支持,其实很难发展壮大,这是一个现状。因为农业本身的盈利能力很难,农业的生产周期长,服务周期长,不确定因素多,导致投入产出比低下。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毛主席提出中国需要从农业大国变为工业强国。所以一直在大力发展工业,从工业1.0、2.0到3.0,再到现在的智能制造2025到工业4.0一直在发展。但是农业发展这么多年,2.0都不到,只能算1.5。而且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问题困扰着大家,全部是跟农业息息相关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呢?企业的目的是为了盈利,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为了最大程度的降低生产成本才导致了这种问题,而且国家对于农业违法的惩罚机制也不健全,种种原因导致了事情的恶性循环。但是农业和工业也是有共同点的,那就是都需要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支撑和提升。 面对这种问题,需要从根本解决问题。信息化平台包含了农业大数据、智慧园区的整体解决方案、还建立了数字乡村大脑整体解决方案、智慧文旅、农产品溯源、农业电商等一套完善的系统体系。除此之外还利用人工智能和图像识别的算法提炼核心竞争力,不但通过图像识别算法,自动测量动物的体宽、体长、体高,还运用图像识别的技术来预测模拟植物的生长周期。目前利用图像识别技术,检测的茶叶上的小绿叶蝉的数量,精准率已经可以达到85%。 用智慧城市的思维做重度垂直行业 谈到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形势时,目前政府已经大力投入支持农业发展,未来五年之内一定是黄金期。中国还没有一只独角兽,对一些企业,还是有机会能够拼出来的。所以说这几年一定是群雄逐鹿的年代,大家拼的是技术实力和解决方案能力,拼服务,拼价值,需要把这些有价值的东西落地产生实用的价值。在做农业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好多的项目都是样子工程,没有切实的为我们中小农户创造价值,这是最致命的痛点。要强调服务和方案能力,把这些东西转化成真正可以落地的技术,解决农户实际根本的问题,这才是最核心的。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王小兵主任勉励:在做优势解决方案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自己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树立核心技术门槛。希望保持在农业信息化方案的领先优势的同时在研发上面加大研发力度,把事情做到极致。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源于网络,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