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755-86016222
工作时间:08:30-18:00
优管网
发布: 2019/11/22
作者:优制云
来源:智慧交通网
正是以此海量样本量沉淀,华为认知的智慧城市,显然已经超出ICT技术范畴。智慧城市建设不仅要进行系统性规划,也要帮助保持城市经济活力,而ICT技术不仅在满足城市衣食住行的“生理需求”,也必须符合城市发展数字经济的“自我实现需求”。 举例说明,此次巴塞罗那智博会(SCEWC),江西鹰潭获得全球及中国“产业数字化转型”双料大奖。目前,鹰潭全市已部署530个5G基站,而基于“5G+IoT”应用,智慧水务、智慧交通、智慧路灯、智慧停车等43个类别的物联网应用场景,也正在走进当地群众的生活。这就是说,江西鹰潭正在以5G网络,支持了城市级物联网落地,实现了细胞级城市管理,体现了手术刀式的数字产业升级。
马斯洛智慧城市模型
正是对上述12项共性议题,进行再次提纯,华为提出马斯洛智慧城市模型。依据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中所述,人类需求阶梯从低到高,可分为五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华为将此理论进行延伸,定义形成马斯洛智慧城市模型,即城市数字化转型需求从低到高,可分为四个层次:ICT基础设施建设、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安全、行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城市统筹管理。
智慧城市的“生理需求”
ICT技术正在以更智慧的组合,魔改智慧城市。“5G+无人机+4K视频”,将改变城市应急智慧方式:“5G+机器人”,将无惧恶劣天气,实现精准智能巡检;而“5G+自动驾驶”,即使暂时不出现在城市道路,也会率先在智慧港口、智慧园区、智慧矿山中取得应用。
当然,还有“5G+物联网”。5G网络可实现每平方公里百万量级的设备连接数量。这就意味着,智慧城市将再无数据采集死角,星罗棋布在城市各角落的摄像头、传感器,将源源不断地对各个场景进行复制。
当然,智慧城市的“生理需求”还不仅如此。智慧城市的高度是由其地基厚度决定,而ICT基础设施就是智慧城市的底座。
云、物联网、数据湖、AI和视频云,将是智慧城市不可或缺的“新五大基础设施”。其将为智慧城市提供澎湃的算力,滂沱的数据处理能力。帮助助力政府打破数据孤岛,实现数据融合共享,构建城市统一数据公共服务平台。
此前,华为已正式发布“沃土数字平台”。本次华为基于该平台发布了HiCity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优化融合多种新ICT技术和数据,实现业务流程的打通、业务数据的共享以及信息流的传递,降低新技术的使用门槛与集成难度,与生态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服务于城市的治理与创新。
其价值在于,在满足智慧城市“生理需求”之上,又进一步符合了智慧城市的“安全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实现了ICT技术与智慧应用的融合、多样化数据的深度融合,实现城市统筹管理。
举例说明,也是在此次巴塞罗那智博会(SCEWC),深圳龙岗以全球首个基于智慧大脑的智慧城市,获得中国区“数字政府创新奖”大奖。其价值在于实现了“三个全国率先”:率先接入全区信息系统的智慧中心,率先用“一张图”管理城市应用,和率先使用“一键便可知全局”的掌上大数据,服务全区500万人口。
而在此过程中,现在的ICT技术正像100年前的电力。19世纪70年代,电力让各行业生产力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而现在的ICT技术也正在向各行业延伸,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使能器,也成为城市数字化的动力。
最后说一句。蔡伦没有发明造纸术,但却将中国文化推向阿拉伯、乃至整个欧洲;丹尼斯·巴本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模型,但瓦特却通过一系列魔改,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法拉第无可辩驳地发明了电动机,但韦纳·冯·西门子却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具有实用价值的发电机,从而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智慧城市领域也是如此,华为没有“发明”智慧城市,但正在以其“更智慧”的方式,向世界输出智慧城市建设方法论,帮助智慧城市已经成为ICT产业最伟大的骄傲。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源于网络,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