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2002

智慧城市的有利抓手:安防巡逻机器

优管网

发布: 2019/03/03

作者:优管网

来源:

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者永远需要回答一个问题:智慧城市的下一步形态会是什么?安防巡逻机器人就是这其中的一种探索。



2017年11月出版的《纽约客》封面的机器人帝国城市一隅,描绘出来的画面让人深思:一个精神萎靡的乞丐在曼哈顿街上乞讨,乞讨的对象居然是机器人,而他身边的小狗满是惊讶地看着走过的机器狗……这个火遍全球的图片对应的封面文章是《黑暗工厂:欢迎来到未来机器人帝国》,探讨了自动化时代下的劳动和工人,对于智能时代下的智慧城市建设是悲观的。在AI持续升级的今天,利用IoT积累的数据与机器智能打造出来的智慧城市,才是未来可期的人类美好生活的存在,机器人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则耐人寻味。

城市管理者在AI+IoT覆盖的基础上,对城市有机体进行小分解、大融合和持续升级,以低成本升级和高效率应用赋能生活的方方面面。在AI+IoT产品已经极大丰富的今天,依然需要不断提出同一个问题:智慧城市的下一步形态会是什么?以安防巡逻机器人产品为代表的创业者给出过一个答案,这个答案正在产生:2018年开始,机器人行业开始去伪存真,2018年也被看作是AI+IoT的落地应用安防巡逻机器人发展的元年,安防巡逻机器人呈现出了以场景化应用来指导产品研发及市场开拓的丰富可能。


在这之前,安防巡逻机器人的应用更多是从少人无人、重要危险、封闭式场景出发,而现在,机器人开始迈向人多、复杂、开放式场景,同时正式将警用机器人场景化应用推向前台。


智慧城市的建设已经成为IoT最新趋势与AI技术载体。机器人作为AI+IoT的终端之一,将有力支撑起包括智慧政务、民政、财政、安防、交通、口岸、教育、医疗、房产、环保、养老等多个智慧城市板块。移动机器人是搭载以上各类行业垂直应用的最基本的一类机器人。

 


安防巡逻机器人通过“AI+IoT+安防”的形式来缓解当前各大城市面临的安防成本高、质量亟待提升等问题。不仅如此,巡逻机器人的低速无人驾驶技术的商业化,重点要解决组合导航模式下的场景适应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将是机器人落地最重要的基础保障。而这给智慧城市带来特别大的想象——未来替代手机的,极有可能是基于巡逻机器人技术与应用的移动机器人,巡逻机器人将成为智慧城市连接人与城市的最大抓手。



2018年9月,高新兴巡逻机器人千巡2.0系列正式发布,标志着高新兴机器人从少人无人、重要危险、封闭式场景迈向人多、复杂、开放式场景。“尽快把行业推起来”是高新兴机器人近期的主要目标,同时希望能够结合公司的“硬实力”和“软实力”,以灵活的方式接入到行业中不同的应用场景或项目中去,加入到他们智能化升级改造的过程。

 

在技术层面上,高新兴机器人在2018年发布的巡逻机器人2.0版本,在机器人底盘、自主导航系统、巡检云台、AI识别算法、机器人的数据与云端处理层等方面都做了极大的升级,大大提高了机器人的应用能力,从室内室外、巡逻和巡检双轮驱动,对外传递最新的应用和产品标准。

 

从智慧城市建设的不同场景出发,安防巡逻机器人的故事大多聚焦于室内和室外两种场景。全天候大范围室外导航能力是室外安防巡逻机器人极大的特点,一台能够做到全时域、全天候、全地形巡逻的机器人,它带给智慧城市在各行各业应用的想象空间是巨大的。而高新兴室外巡逻机器人的自主导航系统已经走在业界领先的位置。在公共安全、交通、物业园区、仓储物流、校园等场景,巡逻机器人能对人、车、物、事件进行360°无死角全天候的实时监控,室外巡逻机器人的玩法并不需要太高端,在扎实的基础功能上与业务的紧密贴合,都是一次价值的落地。

 

同时,高新兴机器人也正在积极证明巡逻机器人在智慧城市建设上的发展潜能。高新兴警用巡逻机器人已在全国多个省市进行应用落地,作为安保警用服务机器人,2018年创立了国内第一个无人警局,作为室外警用安保巡逻机器人,曾承接2017年国庆、十九大、2018年两会、珠海航展、各大演唱会、街道重点区域、各大地铁站城轨等场景或重大活动承接安保巡逻工作。2019年,警用巡逻机器人将落地更多城市,多地将有更多标杆应用,警用机器人应用示范将正式展开并走入公众视野。而到2020年,预计街头上的警用安保巡逻机器人将成为常态。


AI+IOT时代下的智慧城市建设,如何实现人能与设备、设备与设备间的对话,如何打通园区与城市的空间连接,安防巡逻机器人是高新兴给出的新答卷。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源于网络,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其他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