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2002

我国工业互联网快速发展 多方面仍有待完善

优管网

发布: 2020/05/01

作者:优制云

来源:数据观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3日联合发布《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2.0》等9本白皮书。系列报告显示,我国工业互联网快速发展,但在各方面仍需不断突破,以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新华财经上海4月23日电(记者陈爱平、高少华)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3日联合发布《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2.0》等9本白皮书(后简称“系列报告”),内容涵盖工业互联网顶层设计、园区、网络、标识解析、边缘计算、信息模型、工业智能、数字孪生等8大方向。系列报告显示,我国工业互联网快速发展,但在各方面仍需不断突破,以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刘多日前指出,工业互联网是数字基础设施的一大重要领域。这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体系深度融合形成的关键基础设施,会带来新型应用模式和全新工业生态,通过人、机、物的广泛互联,实现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连接和智能化,推动形成全新的工业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


刘多介绍,预计2020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增加值规模约为3.1万亿元,占GDP比重为2.9%,对GDP增长的贡献将超过11%。其中,核心产业增加值规模将达到6520亿元,融合带动的经济增加值将达2.49万亿元。与此同时,工业互联网还将创造和激发创业。2018年、2019年我国工业互联网带动全社会新增就业岗位分别为135万个和206万个。


系列报告分析,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于2016年8月发布了“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1.0”,提出工业互联网网络、数据、安全三大体系。经过几年发展,有必要对体系架构1.0进行升级,以更好支撑我国工业互联网下一阶段的发展。继承1.0版本的核心思想,2.0版本仍然突出数据作为核心要素,强调数据智能化闭环的核心驱动及其在生产管理优化与组织模式变革方面的变革作用,也继承了三大功能体系,功能内涵与1.0版本基本一致。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2.0包括业务视图、功能架构、实施框架三大板块,形成以商业目标和业务需求为牵引,进而明确系统功能定义与实施部署方式的设计思路,自上向下层层细化和深入。


系列报告称,目前全国各地已有近五百个国家级的经开区、出口加工区、报税区等,省级各类开放区超过1000个,全国各类工业园区超两万个。报告建议,工业互联网园区的建设与发展,应在政府相关政策措施的引领下,以科学规划为指导,通过打造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构建园区内部、园区内部与园区外部的数据流动闭环,形成园区内部、园区与园区之间、园区与政产学研用各产业角色之间的协同有机生态,推动科技创新、产业生态、配套服务在园区内外的渗透及融合发展,同时通过标准体系、评价体系、前沿技术等保障园区的健康、良性发展,形成园区发展特色和发展优势。


系列报告分析,我国离散型制造业正积极的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型,但是制约离散制造业转型的因素仍有很多,例如多数离散制造企业没有统一的数据标准;特殊工艺规划等方面不易进行数字化积累;现有数据资源的可利用率不高,降低了数字化的实用价值;缺少统一规划和认证,工业现场存在众多“信息孤岛”,数据开放度低;工业现场网络协议多样异构,互联互通困难等,这些因素都为离散制造业转型发展造成阻碍。报告建议,增进行业协会、联盟等组织与企业的统一协同部署,加大边缘计算关键技术支持和引导力度,着力促进技术研发,设备生产,网络应用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不断推进离散制造业边缘计算解决方案的发展和成熟。重点研究从边缘设备到工业云的一体化工业互联网架构,并扩展到实时操作系统等底层工业级软件组件的研发,结合自动化设备和软件新一轮转型升级的进展情况,推动相关基础部件的发展和自动化软件生态的建设。


系列报告分析,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是数据驱动的智能分析与决策优化。报告建议,未来应强化应用创新探索与场景挖掘,在钢铁石化、装备制造、电子制造等应用较为成熟的领域,引导大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等合作打造解决方案,形成一批可信、可靠、成熟有效的行业工业人工智能标杆应用。同时,应进一步推进人工智能通用技术的研发突破,强化面向工业领域专用的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合理引导人工智能前沿理论成果向工业领域快速转化。


系列报告指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是工业互联网网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服务体系持续完善,标识应用成效初步显现。截至2019年11月29日,已部署并上线试运行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节点达34个,涵盖16个行业,标识注册总量突破12亿,接入标识服务节点的企业超过800家。但仍然存在架构风险、身份风险、数据风险和运营风险,以及政策标准体系不完善、安全保障能力弱、节点接入安全授权与可信认证缺失等安全问题现状,需加强核心技术创新研究,重点突破标识解析安全核心技术的研究,将更多的安全因素纳入标识解析体系框架设计中,在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初级从根源上把控风险,防范于未然;加快推进安全风险预警和态势感知平台建设,提升标识解析体系安全防御能力。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源于网络,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其他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