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2002

工业互联网市场爆发 助中国制造转型升级

优管网

发布: 2019/07/08

作者:优制云

来源:中国工控网

图: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战略研究院院长徐文伟


“通过应用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华为手机成品率达到99.55%,测试速度提升50%以上,工作量也降低50%。”近期在江苏常州举行的首届世界工业和能源互联网博览会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战略研究院院长徐文伟透露了公司在工业互联网方面的最新进展。经过多年的培育和推广,内地工业互联网开始从概念普及阶段步入规模应用阶段。这一被视为智能製造基础设施的全新应用,将有助于推动中国製造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并最终迈向“中国智造”,而5G的商用有望大大加快这一进程。


自2017年1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之后,工业互联网在中国迅速落地。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中国已有269个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了世界所有其他国家的总和。其中,具有一定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总数超过50家,重点平台平均连接的设备数量达到59万台。进入2019年以后,这些数据仍在不断刷新。


接入成本大幅降低


如此飞速的发展固然离不开密集出台的政策刺激,更少不了平台企业的大胆探索和技术突破,令设备接入成本大幅降低,为工业互联网的规模化应用创造了条件。2016年大西洋集团设备接入的软件成本大约每台1.5万元(人民币,下同),而到2018年,上海新朋联众设备接入的软件成本就降至每台约1000元。


“低成本快速连接是企业选择工业互联网平台时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江苏徐工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启亮表示,徐工信息通过自主开发一些终端,使接入成本进一步降低至每台500元左右,从而实现了快速推广应用。


更为重要的是,工业互联网能切实为企业解决“痛点”,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江苏泰隆减速机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减速机行业的龙头企业,生产设备经常满负荷运转,维护成本居高不下,突发故障较多,正准备新购一批设备。但是,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对现有设备进行分析后,泰隆公司高管惊讶地发现,其设备综合利用率不到30%。


随后,泰隆公司决定接入徐工信息开发的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採用智能数据採集终端实时採集加工过程中的机床数据,构建机床运营动态画像,实现生产过程透明化,并优化生产现场的工艺路线、设备使用、计划排程、质量管理的流程,提高企业生产质量一致性,降低设备运维成本。


通过实施上述改造,目前泰隆公司的设备利用率提升了5.6%,计划达成率提高了8.3%,一次成品率也提高了2.1%,仅以BW(BL)1815型号减速机的产品为例,年产24000台,每年就可减少700万元的质量损失。

此外,公司的机床维修成本每年也可节约300万元。而且,这些指标还在进一步优化提升。


5G加速规模应用


实际上,泰隆公司面临的“痛点”在很多中国製造业企业普遍存在,只不过程度有所不同,即便是被视为中国製造业标杆的华为也是如此。徐文伟举例指出,原来华为手机的检测手段比较落后,焊点检测、电池质量问题等主要依靠人工肉眼监测,不仅容易产生误检、漏检,而且耗费时间,平均每次监测时间需要5分钟。另外,利用传统的焊点检测,手机容易发生爆炸。


为此,华为率先将工业互联网应用于自身的生产製造过程中。现在华为使用电子製造以及华为云EI视觉监测模型,电芯、电池等器件的外观监测和单板焊点质量监测均可自动完成,由此大大提升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痛点”就是商机和市场。“工业互联网的目标就是三个:提质、降本、增效。”徐文伟说,华为希望借助工业互联网,在研发协同方面提升20%的效率,在生产製造方面降低90%以上的业务中断时间,在经营管理方面提升20%的效率。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余晓晖指出,通过对300多个企业案例分析后发现,中国工业体系的上下游资源配置普遍不够优化,而工业互联网提供了非常多的优化可能。


他说,前段时间工信部刚刚发放5G商用牌照,标志着中国进入5G商用元年。而5G和AR、VR、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边缘计算等技术结合,能够解决非常多的问题,必将加速工业互联网的大规模应用。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源于网络,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其他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