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2002

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遭遇了哪些瓶颈?

优管网

发布: 2019/10/10

作者:优制云

来源:中国工控网

在信息社会进化的过程中,工业互联网逐步走上了主舞台,在我国也不例外,想要富有国际竞争力,在工业互联网上多费心思肯定是错不了的。


眼下,如何培育出能够确立制造业竞争优势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至关重要,但由于在工业互联网方面起步较晚,在平台建设中有着诸多难题。


今天,一起来了解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中遭遇的瓶颈。


工业数据采集困难,多数设备未联网 


众所周知,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的是“人—机—物”三者,而数据采集则是其中的基础功能。但是根据现场作业情况看,设备连接并不是能轻易实现的一件事。


image.png


不完全统计显示,我国有超过80%的工业企业设备都没有联网,数字化水平得不到提升,从而导致工业互联网采集数据的成本加高,效率却很低。


更为糟糕的是,剩余不到20%的设备虽然联网,但由于生产厂商、研究机构、标准化组织推出的上百种现场总线协议、工业以太网协议和无线协议,导致工业设备直接难以互通、兼容,这也成为了数据采集的阻碍。


建模分析能力薄弱,工业数据利用率低


建立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利用其建模分析能力,以对工业设备和业务系统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转化,继而对设备运行和业务优化提出相应的改进服务。


但由于当前数据种类不全和质量不高的原因,工业数据的利用率达不到期望的程度。


工业数据种类不全,就难以从数据中获取工业设备的状态信息,无法对设备做出全面、准确的分析;而工业数据出现的遗漏、分散、断续等现象,则影响了对数据质量的预判和修改,仅仅是数据“清洗”工作就占用了大量时间,对建模分析的准确性有较大影响。


行业机理模型缺失,无法满足应用需求


行业机理模型是通过软件技术对工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制造全过程运行规律进行显性化、模型化、代码化,是工业PaaS的核心,是平台技术能力的集中体现。
但由于开发工具不足、模型缺失等问题,当前工业互联网平台上的行业机理模型无法满足工业级应用的需求。

模型缺失的原因有多方面,本身我国的工业软件就相对落后,自主创造、创新能力差,90%以上的工业软件依赖进口,市场份额也仅仅是总和的1.7%;


另外,工业门类过于复杂,我国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梳理这样庞大复杂的分类并建立好体系,还需要很多时间去做。


工业App屈指可数,尚无现象级应用


截至目前,我国工业APP的数量较少,还不到5000个,原因在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仍在初级阶段,本身对工业PaaS平台的赋能就不足,很多所谓的工业APP是由工业云平台上的云化软件“转移”而来。

不仅数量上不能满足工业设备上云的需求,在质量上也没有出现一款现象级的工业APP供企业使用。


尽管很多企业都在努力建设,期望拥有一个可以融合不同行业、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源于网络,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其他新闻
网友评论